中毛协组织党员走进北京民族文化宫参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
左起:封波、张宝钰、张业军、姚二峰、石永奇、孔维阳、仉艳海
(中毛协网讯)2023年9月4日,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组织党员走进北京民族文化宫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顾问石永奇、张业军;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名誉会长封波;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副会长姚二峰、孔维阳;荣誉副会长仉艳海参加了活动。
三大展厅
中华文明几千年来,“大一统”思想如何孕育、发展、历久弥坚?各民族何以团结融合,多元如何聚为一体?如何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大团结厅
近日,由国家民委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正式对外展出。国家民委从馆藏的15万件文物和51万册古籍中,遴选出体现“四个共同”的文物古籍,包括一批珍贵文物古籍和独有文物古籍,精心筹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四个共同”,即“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展览以1500余件文物古籍,向观众展开了一幅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长卷,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
“大一统”出处
本次展览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力求生动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历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自觉增强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旨在让观众深刻领会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密切联系,充分认识“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同时更好发挥文物古籍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叙事体系、话语体系,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发声,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毛泽东手迹(原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分为“大一统”“大交融”“大团结”三个单元,三大单元描绘壮阔历史。从历史、文化、经济等多个维度,展现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历史基因、中华民族凝聚不散的历史密码和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深邃思想与丰富实践。
大一统厅
我们置身近3000平方米的展厅,文物和古籍交相辉映,历史与现实交织融合。从“大一统”的思想理念、制度实践和价值追求,到历史上各民族的深度交融,再到近现代以来各民族共抗外侮、共同发展的鲜活图景。通过参观展览,观众可以深入了解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历史,亲身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工作伟大成就。
《四库全书》
走进“大一统”展厅,《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记载的“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这句话引起我们的注意。民族文化宫博物馆讲解员说,这是目前可以考证的“大一统”这个词最早出现的记载。这次展览中,“大一统”单元着重从中华文明的特性追求、统一国家的制度追求、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3个方面,深入发掘“大一统”理念的形成和传承。在展出的古籍中,《大明一统志》和《大清一统志》是个亮点。书中古拙质朴的地图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态清晰呈现。
反映毛南族“肥套”活动的手卷画轴
不同时期的铜镜
在“大交融”单元,一系列文物古籍充分彰显着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者。各民族相互影响、彼此交融,语言相通、文字互学,艺术共美、生活互融,在互鉴融通中共同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汉文、满文、蒙古文3种文字版本的《孟子》,《御制满汉合璧易经》,明朝汉字音译、当代蒙古文复原、当代汉文翻译3种版本的《元朝秘史》……各民族在历史上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典籍,各民族之间互译典籍、互学互鉴,共同传承中华文脉。
少数民族乐器
众多展品中,有一册薄薄的小书颇为特别,它有两种不同的文字,一侧是汉字,而另一侧是形似汉字却非汉字的文字,这是一部跨越千年的珍贵辞书——西夏文汉文字典《番汉合时掌中珠》。《番汉合时掌中珠》是党项人骨勒茂才于1190年编写的,是现存最古老的双语教科书。骨勒茂才在该书序言中说:“学会‘番言’,是中原团结‘番人’的重要途径;学会汉文,则是‘番人’学习中原文化的重要手段;而学习中原文化,无疑是‘番人’发展进步的重要一步。”
宋辽金夏对峙时期各政权虽各制文字但通用汉字
在展览“大团结”单元,一系列珍贵文物和资料,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深邃思想和丰富实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也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扎根,藏文、蒙古文、朝鲜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等版本的《共产党宣言》,见证了信仰与担当、使命与初心。
金代金砖
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上北京的故事家喻户晓。展览展出库尔班·吐鲁木写给毛泽东主席的信、中央办公厅给库尔班·吐鲁木的回信,是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衷心热爱共产党的真实写照。历史铭记三千孤儿入内蒙古的佳话。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卫生厅关于接收上海等地孤儿的文件、巴林右旗保育院保留的孤儿衣服、孤儿们在草原新家庭的合影,诉说着草原额吉的无疆大爱,书写着各族人民血浓于水的殷殷深情……
清代乾隆皇帝赏赐地方土司的车里宣慰使官服
千件展品陈列丰富,静静的讲述交融故事。“大一统”单元从思想理念、制度实践、价值追求三个维度展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历史基因;“大交融”单元从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三个方面展现中华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发展壮大的脉络和凝聚不散的历史密码;“大团结”单元展现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深邃思想与丰富实践。
合影
我们参观本次展览是再一次的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我们相信,通过对本次展览的参观学习,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历史,更加深入的了解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精神的历史,更能亲身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能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工作伟大成就,更能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